步书记在全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14-03-19 浏览次数:43 |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认真贯彻落实中纪委十八届三次全会、省纪委十届四次全会和全国、全省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3年党风廉政建设情况,部署2014年工作,聚焦中心任务,加大执纪监督,着力加强纪律和作风建设、监督检查、专项治理、惩防体系建设等“四项重点”,进一步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刚才,刘文烈同志传达了上级有关会议精神;杨淑云同志作了纪委工作报告;学校党委、行政与系(院)、部门代表签订了2014年度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系(院)、部门代表作了表态发言。纪委工作报告,是经党委(扩大)会议研究的,我完全赞成,各党总支(直属支部)、各单位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系(院)、部门代表的发言都很好,望大家相互借鉴、相互监督,兑现承诺。下面,按照党委(扩大)会议研究的意见,我讲以下三点: 一、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前段,中纪委十八届三次全会、省纪委十届四次全会及全国、全省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相继召开,为我们做好2014年的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十八届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科学分析了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形势,明确提出了今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目标、任务、要求,强调要严明党的组织纪律,深化作风建设和惩防体系建设,这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这充分表明了中央“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使我们深受鼓舞。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全国、全省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更加严肃的态度、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不断把反腐倡廉建设推向深入。 党风、政风决定着校风、教风和学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政治保障。2013年,学校各级党政和纪检监察部门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积极履行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一岗双责”责任;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以上带下充分发挥表率作用;纪检监察工作围绕中心、保障大局,认真履行教育、监督、查处三项职能,在强化督查、改进作风、推进阳光治校、加强惩防体系建设等方面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我校党风廉政建设的总体形势是好的,应予以充分肯定。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校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工作中依然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对此,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认真研究、正确把握反腐倡廉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将反腐倡廉建设提升到“生命线”的高度,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增加紧迫感和责任感,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不断开创党风廉政建设的新局面,为学校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突出工作重点,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全国、全省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关于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工作部署,就推进我校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杨淑云同志已经做了全面安排。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严明党的纪律。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纪律松弛已经成为党的一大忧患。近年来,我校执行党的纪律总体情况是好的,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有的党员干部组织纪律性差,自由散漫、我行我素、信口开河;有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落实党委、行政决策不到位;有的奉行好人主义,不敢担当,不愿负责;有的迟到早退,上班时间随意离岗、串岗,玩微信、打游戏;有的中层领导班子团结不够,班子成员各自为政,内耗严重;有的基层党组织对党员、干部疏于管理,组织生活不够严格,等等。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就会严重影响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因此,全校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与学校党委保持高度一致。要强化组织意识,坚持党章规定的“四个服从”,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自觉接受组织安排和纪律约束,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要遵守组织制度,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党内组织生活制度等,在涉及重大问题、重要事项时,必须按规定集体讨论决策。同时要严格执行工作纪律、财经纪律和生活纪律,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纪委监察、组织人事部门要加大教育引导、监督检查力度,结合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方案的落实,开展“慵懒散”专项治理,推进作风建设,确保学校风清气正、政令畅通。 (二)坚决惩治和预防腐败。加强惩防体系建设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国家战略和顶层设计”。去年,中央印发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省委出台了实施办法,这是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我们要抓好贯彻落实,把惩治和预防腐败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加强惩防体系建设,一要紧紧抓住反腐倡廉教育这个基础,特别是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廉洁从政教育,大力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切实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二要紧紧抓住监督管理这个关键,加强招生录取、基建项目、物资采购、财务支出、职称评审、科研经费、学术诚信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管,进一步推进“阳光治校”;三要紧紧抓住执纪办案这个手段,牢固树立执纪办案是尽职,有案不查是失职的观念,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地查处违纪违规案件;四要紧紧抓住完善制度这个保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制度执行的责任、考评、问责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长效机制。 (三)坚持严格自律、廉洁从政。各级领导干部要强化自律意识,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扎扎实实工作。要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凡是规定不允许做的坚决不做,凡是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凡是不该拿的坚决不拿,凡是不该要的坚决不要,始终保持清正廉洁。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要慎初、慎微、慎独,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管得住自己,把握住自己,经得住考验,顶得住诱惑,掌握住根本,守得住底线。同时,要真正爱护干部,注意发现苗头性问题,对党员、干部自身要求不严的,要抓早抓小,有病就马上治,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不能养痈遗患。对有违纪违法行为的,要坚决查处,严惩不贷。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的新成效 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深化改革,落实责任,完善机制,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建设。要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中层单位各负其责、师生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纳入学校和各中层单位总体部署,摆在重要位置,各项改革举措要体现惩治和预防腐败要求,同防范腐败同步考虑、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堵塞一切可能出现的腐败漏洞,保障改革健康顺利推进。全校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抓好反腐倡廉是本职、不抓反腐倡廉是失职、抓不好反腐倡廉是不称职的共识,切实形成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整体合力。校党委要进一步加强对纪检监察工作的领导,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坚决支持纪委依纪依法开展工作。 (二)完善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强化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的重要举措。抓好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也就抓住了党风廉政建设的牛鼻子。按照“两个责任”的要求,校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各基层党组织对本单位的反腐倡廉工作同样负主体责任。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班子其他成员都要按照“一岗双责”、“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以身作则、尽职尽责地抓好分管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要严格按照《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责任书》的要求,分解任务、落实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进一步加强检查考核,把党政领导干部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作为对领导干部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拨任用的重要依据。要加强责任追究,对不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基层党组织和有关领导干部,严肃追究责任。 (三)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保持党的纯洁性,纪检监察机关肩负着重大责任。要按照上级纪委和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的要求,大力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加强力量配备,改善队伍结构,落实经费保障,着力在聚焦中心、服务大局、强化监督、保驾护航上发挥助推作用。各系(院)、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要从学校发展大局的政治高度理解、支持、关心、配合纪检监察工作,为他们更好地履行纪检监察职责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纪检监察部门人员、特邀监察员、特邀监督员以及基层党组织的纪检委员,要加强思想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坚持原则、遵纪守法、奋发有为、积极工作,做反腐倡廉建设的坚定实践者和有力推动者。 同志们,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进一步坚定信心,改革创新,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不断开创反腐倡廉建设新局面,为加快学校内涵发展、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谢谢大家! |
Copyright 2017-2027 滨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滨州市黄河五路391号 邮编:256600 电话:0543-3191701 鲁ICP备07012503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