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创教育在市场营销专业应用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14-01-11   浏览次数:102

 

三创教育在市场营销专业应用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及“三创能力”的方式很多,包括现在常见的社会实践、拓展训练、各种课外活动等等。但目前大部分手段侧重于课外,而大学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也就是教师能与学生直接面对面的场合———课堂,反而仅仅成为简单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场所,教师本身的科研经验、工作经验,包括人生阅历及当前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期望等等有益于学生成长的知识却因时间的局限无法向学生直接传递,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于是就引起了众多学者对各种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尝试,但这些学者的研究基本上是集中于某一种模式在某些课程中的应用,并没有总结这些教学模式共有的特性、也没有指出这些模式的理论支持和这些教学模式的适用性等。这样就限制了该教学模式在其他学科中的推广及应用,所以有必要对教学模式尤其是多种教学模式的优化组合进行专门的研究。从目前来看,对于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培养大学生的“三创能力”及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尚存在不同的认识或看法,通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笔者认为基于“三创教育”的多层面教学模式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一、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的特点
市场营销专业是一门注重特色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专业。通过学习市场营销专业,培养和造就高层次、创新性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与新时代的复合型精英人才。目前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的重点是建立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如何使课堂教学与实验室、科研、企业、实习基地、学术团体的实践教学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因此,在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上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营销技能。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中呈现以下特点:
具有较高的实践性及可操作性。这是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的共同特点,学生在课堂上所学习的市场营销专业知识,无论原理或方法都必须在工作后才能得到真正的理解或运用,况且有的部分只是停留在头脑中的抽象概念模型。此外,只有通过实践,才可能在人与人相处、摩擦、共事的过程中提高对问题的认识或正确的处理问题的能力。真正的管理是在知识+实践中创立和完善的,因此,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尽量模拟实际的场境,通过案例、小组合作、师生互动、校内外互动等方式弥补课堂教学实践性差的缺陷。
团队学习的效果要优于自学的效果。这是由于市场营销专业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市场营销专业属于软科学,由于人的能力所限,我们对每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只能在一定的备择方案中选一个比较满意的解,而要想选一个比较满意的解,就得有大量的备择方案,而这些备择方案的数量恰恰可以通过发挥集体的力量,集思广义,采用“头脑风暴”等方法来得出个人自学而无法得出的结果。
对教师的创新能力及知识更新的要求较高。市场营销专业本身具有管理实践先于管理理论的特点,很多管理理论都是从实际活动中总结出来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想使所讲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就必须对现实中的问题不但有很强的观察与分析能力,而且还应有较强的信息收集能力及知识更新能力;同时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方法本身的艺术性,也要求教师对不同时期的课程,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
        二、基于“三创教育”的多层面教学模式的内涵
所谓“三创教育”就是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三者的有机结合。创造是“建立新理论、新方法,做出新的东西或新的成绩”,强调的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发生过程;创新指的是“创造革新”,强调在原有知识、技术和技巧等的基础上有所前进,有所发现,有所突破,体现的是对现有事物的更新和改造;创业是“开创基业,创办事业”,强调的是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全面利用现有条件,开创新局面,辟出新天地。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是教育的三个不同层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其目的就是要源源不断地培养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适应性强,富有创造、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即“三创”人才。因此,根据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教学的特点,可以通过基于“三创教育”的多层面教学模式来达到市场营销专业培养和教育的目标。
基于“三创教育”的多层面教学模式是指根据“三创教育”的指导思想,结合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特点,充分运用学校、教师、学生及社会资源,根据教学对象的特征对可选择的教学形式(比如教师讲授、经典案例分析、合作性学习、实际过程模拟、师生角色互换、职业经理人讲座、互动式等)进行优化组合,然后进行教学方案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实施、教学控制及教学评价,最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过程。
        在基于“三创教育”的多层面教学模式中,可以把教学按其主体分为“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以及“师生互为主体”的三种典型教学形式。其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体现了传授式教学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获得知识后传递给学生第二手乃至若干手的间接经验、阅历和结论。这种教学在传授知识方面的效率高,可以通过接受别人传来的信息而获得可靠的知识。在这种学习过程中,教师起着勿庸置疑的核心作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其所学来自自身深刻的体会和感悟,形式有多种(如过程模拟、游戏或竞赛、角色互换、心理测试等等),因而这种教学方法特别有利于素质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传授式教学极为重要的补充。“师生互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是指师生或学生之间的互动,在一定氛围下,这种方式极容易产生或激发一些新的观点或内容。
        在基于“三创教育”的多层面教学模式中主要包含教师讲授、经典案例分析、合作性学习、实际过程模拟、师生角色互换、职业经理人讲座、互动式教学等等,但基于“三创教育”的多层面教学模式的内涵却不止以上所列举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以上各种方式的组合和优化才能将这种教学模式应用的更加广泛、效果更佳。
        三、基于“三创教育”的多层面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基于“三创教育”的多层面教学模式的结构。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结合实际设计多种多样的、贴合实际的教学策略,整合外部社会资源,在充分理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反馈结果,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对教学理论进行完善和升华,形成了基于“三创教育”的多层面教学模式。在这个教育模式中,主要有以下三方面构成该模式的保证体系,以保证该教学模式正常运行。一是原有的教学保障体系,包括教研室、教师及教学辅助部门的协同工作等;二是外部资源的整合,由于多层面教学模式的要求,实践性被更多地补充至传统的教学环节,所以无论是外部文献资料或企业专家均有可能成为课堂中的一员,这对于整个系统的动态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第三,需要某些硬件设备的保障,比如对有关企业家讲座的录像作为教学资料等。最后,作为对评价体系的支持,还需要相应的人员对评价的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用数据反映教学的效果。
     基于“三创教育”的多层面教学模式的实施程序基于“三创教育”的多层面教学模式的实施从时间轴上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从内容上分为方案设计、互动选择 (即在上课之初要由师生共同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方案确定、总结评价、效果跟踪六个步骤,并且要在课程进行过程中随时调查学生对所采用的教学方式的建议与意见,及时微调教学方案,使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目标。
 课前。在课前,教师必须用整体优化的观点对教学进行全面科学的设计,包括分析学生需求、编写教学目标、编写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及教学进程、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并选择教学媒体、评价教学过程等。对基于“三创教育”的多层次教学模式来说,应该将可进行的教学方法总结出来,在上课之初与学生共同讨论将要采用的教学方法。
课中。在上课之初要利用一部分时间给学生介绍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本门课的教学目标及要求,然后与学生共同探讨合适的教学方法,当然要以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方案为指引,使事先设计的方案与学生的需求一致,然后再修改原来的教学方案,最后确定教学方案与进度安排。当教学方案与进度安排确定以后,就可以按照方案进行逐步的实施,并及时作好课堂记录。课下除了对教学方案的实施作以总结外,还要对照原来的方案进行适时控制,调整具体实施与计划方案之间的偏差。因为随着课程的进行,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以及学生对讲课内容的熟悉,学生就可能对最初的选择有异议,这时候应该针对原来课初师生共同商定的方案进行微调。一般应在课程进行至三分之一或者过半时对教学效果进行一次简单评估,收集学生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意见和建议,然后据此对剩下的教学进行适当调整。
课后。课后跟踪一方面包括课程进行当中教师和学生通过面对面、电子邮件、或其它方式的沟通;另一方面包括对学生的考核,考核是最能反映学生实际学习效果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所以对学生进行的考核方法及手段就显得尤其重要。可以结合学生及课程的特点,设计不同的考核方式及手段,如:在笔试的基础上再加上调查报告法、案例分析法、实际模拟法等;此外,在整个课程结束后,还应对课程整体教学效果做以总结和评价以利于未来的改进。
       四、基于 “三创教育 ”的多层面教学模式在 《市场营销学》课程中的实践
    《市场营销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如何引导学生在没有工作经验支撑的情况下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从整体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难关。在《市场营销学》课程中运用基于“三创教育”的多层面教学模式时,在第一节课就与学生共同确定了教学模式,结合课程的不同章节综合应用了教师讲授、职业经理人讲座、实际过程模拟及师生角色互换、互动式教学等模式,通过各种方法的穿插结合,学生反响热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热情和参与热情,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普遍反映在素质能力方面有较大的提高。在教师讲授环节,由教师讲授《市场营销学》相关理论基础,引导学生入门。在职业经理人讲座环节中,邀请一些企业家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如何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中,弥补了一般教师的案例脱离实际的不足,学生喜闻乐见,形成课堂上下的互动,效果非常突出。特别是一些企业家在讲授过程中涉及到企业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和大学生在求学阶段应具备的学习态度,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并具有针对性,而企业家的成功经历对学生也是一种很好的激励。在实际模拟环节,教师与学生共同设计模拟环境,由学生分组完成。通过对从一个管理者和营销人员的角度对企业进行分析,使在《市场营销学》中学习到的原理和规律得到应用,培养了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了解到了在市场营销专业设置的课程中远远不能满足实际营销工作的需要,只有不断地充实进取、扩大视野和知识面、提高个人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才能胜任未来的工作。在师生互换角色环节中,由学生承担讲授任务,让学生在“教”的过程中学习。通过学生讲授,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体会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逻辑思路和注意的知识点,讲授完毕后其他同学可以提出自己的补充和讨论,教师进行引导和总结。在互动性环节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在具备互动的条件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发言或者通过邮件、QQ及电话的方式与教授沟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思维的锻炼。
      五、结论
市场营销专业中进行基于“三创教育”的多层面教学模式改革是高校市场营销专业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时期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对教师讲授、经典案例分析、合作性学习、实际过程模拟、师生角色互换、职业经理人讲座、互动式等教学方式加以优化组合,并在《市场营销学》课程中进行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创新、创业和就业能力。
 
Copyright 2017-2027 滨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滨州市黄河五路391号 邮编:256600 电话:0543-3191701   鲁ICP备0701250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