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学院2010—2011学年宣传思想工作计划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12-09-22   浏览次数:78

 

2010—2011学年,我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全国、全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师生、改革创新的总体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牢牢把握昂扬向上的宣传基调,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切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宣传思想工作研究,努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我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新发展,为学校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导向和精神动力。
一、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教育师生,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1、认真组织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按照中央、省委和校党委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和要求,认真组织好对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等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坚持党委中心组、党总支(支部)中心组、党员活动日制度,强化个人主动学、集体组织学、深入实际学,努力实现党员干部队伍思想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的新提高,实现学校党组织建设水平的新提高,实现对高校各项工作规律性认识的新提高,实现学校各项工作水平的新提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后,及时组织学习贯彻。
2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人才规划纲要》。全国教育工作、人才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描绘了我国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人才发展的宏伟蓝图,明确了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和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工作方针、总体任务和重大措施。要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两个《纲要》提出的战略思想和科学理念,特别是有关高等教育和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吃透精神,把握实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的部署要求上来,抢抓机遇,超前谋划,争取主动,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3、注重理论研究。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研究,力争取得标志性的研究成果和实效性的工作成果。做好2010年度全校党建思想政治教育优秀研究成果的评选和全省高校校级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研究成果的推报工作
4、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争做育人先锋活动。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围绕“筑坚强堡垒、树先锋形象、促科学发展”这一主题,深入开展创建“党员教学科研示范岗”、争做“党员教书育人楷模”、“管理党员先锋团队”、“服务党员先锋团队”、“优秀共产党员·学生标兵”等活动,使基层党组织努力做到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师生反映好“五个好”,广大党员自觉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师生员工,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实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服务师生员工、加强基层组织”的目标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深化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1、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师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融入和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各种讲座、论坛和校报、校园网、广播、宣传栏以及学生社团活动,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引导师生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思想信念,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认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并化天性为德行,化知识为智慧,化情感为情操,化良知为良行,形成催人向善、求真、致美的良好氛围。
2加强爱党爱国教育。结合重大历史事件、重要纪念日和世博会,尤其是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爱党爱国教育,使广大干部师生坚定共产党的领导,弘扬民族精神,把爱党爱国热情化作努力学习、勤奋工作的实际行动。
3搞好形势政策教育。深入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和国情、社情、校情教育,使广大师生深刻理解并积极拥护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4规范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管理。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归属管理的原则,加强对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讲座、论坛、报告会、研讨会等活动的管理,严防各种错误思想和不良思潮进入校园,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5、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一是积极创新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增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吸引力、感召力和针对性、有效性。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员工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广泛开展文明修身、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团队评比活动。二是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宣传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方法,努力营造崇尚科学文明,反对封建迷信、抵制歪理邪说的健康风气和良好的校园氛围。三是加强以生命、生存、生活教育为载体的“三生教育”,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延伸到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和正确的行为规范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四是大力推进学生党团组织进公寓、学生辅导员进公寓、安全保卫工作进公寓、学生自我管理组织进公寓、校园文化进公寓,使学生公寓真正成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五是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和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干部师生知法、守法、护法水平和学校法治化管理水平。做好迎接上级“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六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努力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彰显和谐主题。
Copyright 2017-2027 滨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滨州市黄河五路391号 邮编:256600 电话:0543-3191701   鲁ICP备0701250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