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院长在2010年暑假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读书班上的讲话 |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12-09-21 浏览次数:99 |
改革创新 提高质量 努力开创学校科学发展新局面 ——在2010年暑假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读书会上的讲话 (2010年8月26日) 纪洪波 同志们: 2010-2011学年是学校实施“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的交替年,是达到教育部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标准的关键年,为了在新学年集中精力做好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办学实力,我讲三方面意见。 一、全面总结上学年工作 上学年,在学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下,全体师生员工振奋精神,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专业建设不断加强。建筑学等3个新上本科专业开始招生,市场营销等3个专业顺利通过教育厅审批。生态学成为我校首个本科省级特色专业;启动了首批校级特色专业评审。新增学前教育等6个本科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权。对招生就业情况不好的专业进行改造或停招。继续开展专业测评,完善专业保障条件。加强课程建设,做好课程项目的检查验收。完成了32门课程建设项目结项,新增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7门,初审通过校级重点课程30门、双语课程7门、案例教学课程41门,建设公选课57门。 (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意识,培养应用型人才。一是强化教学管理。完善校、系两级督导机制,建立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工作检查,处理教学事故2起,规范了教学秩序。加强教材建设,开展教材评估,规范教材发放。优化排课流程,提高教室资源利用率。改进注册工作,学生缴费率99.9%。加快开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健全了教学管理各环节质量标准。飞行学院荣获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先进集体称号,2人被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先进个人。二是深化教学改革与研究。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入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学习研讨活动,启动了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推进专业辅修,落实分流培养,2006级学生考研升学率达43.6%。深化英语教学改革,推行分级教学,改进网络教学,突出英语晨读、“英语寝室”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2名学生获特等奖、18名学生获一等奖,在各类省级比赛中获奖6项。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实行答疑教学,完善“N+X”教学模式,重点落实“X”部分的教学,定期督查,取得了良好效果。深化教学研究,突出成果培育,评选先进教研室,获批省级教改项目6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三是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验教学,加大实验室开放和创新实验中心建设力度,推进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平台作用。飞行学院成立了飞行员执照考试中心,获批ATPL理论培训资质。改进学生实习管理模式,安排部分师范类学生顶岗实习。与滨城区检察院共建“法学实践教学基地”等,新增学生实践教学基地28处。规范毕业设计(论文),提高在实践中完成的比例。积极推行“一书多证”,进行创新学分认证90余项。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技能大赛,获国家奖31项,省级奖44项。四是教学自评有序开展。认真对比新旧指标体系,准确把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评估特点,突出自评档案建设,完善五级材料,初步实现了学校“六个体系、四个循环”的全面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与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体系的有机融合。五是招生就业措施得力。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报到4955人;落实2010年普通本专科招生计划5300人,其中本科计划2800人,首次超过专科计划,截至目前,实际录取5460人;招飞工作进展顺利,录取飞行技术专业学生129人,其中飞行驾驶方向99人、安全方向30人。初次就业率达到90.50%,其中正式就业率66.40%,比去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六是开放办学推进顺利。坚持质量和数量双提高,成人本专科学历教育招生4000余人,各类培训、资格认证2000多人次,办学效益不断提高,远程教育学院被省电大授予“全省电大开放教育招生先进单位”。国际交流得到加强,引进外教14名,招收外籍学生12名;与法国南锡经济管理学校合作举办的财务管理本科项目已上报国家教育部。成功举办了首届飞行学员毕业典礼,深化与航空公司的合作关系,扩大了学校影响。积极与山东大学等11家单位联合培养研究生,研究生导师达17人,联合培养研究生27人,毕业6人。七是教学投入不断加大。加快推进奥贷项目,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项目,四项经费持续增长。新增仪器设备550余万元;购进纸质图书10万册、电子图书6万册,订阅期刊2100种、专题数据库12个;更新升级了办公系统,完成了相关实验室、科研机构和生活场所的维修改造,购置配备办公用具,改善了办公、教学和生活条件。 (三)科研工作取得新突破。召开了第二次科研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三年科研工作的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一是平台建设成绩显著。服务黄河三角洲大开发,成立黄河三角洲经济研究中心和自动控制研究中心。整合有关科研机构,组建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研究院,强化了学科交叉合作能力。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召开了山东省工业污水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研讨会和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成果鉴定会。积极推进联合共建,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联合共建滨州市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与山东赛尔生态经济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联合共建了滨州学院赛尔生态园科研基地。二是科研项目和成果奖励层次不断提升。争取到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科研项目3项;争取到市厅级课题19项,横向课题11项;组织校内课题立项79项;争取到账经费426万元。获省部级科研奖励7项、市厅级124项,其中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出版学术著作13部,发表论文580篇,其中被SCI、SSCI、AHCI、EI等收录41篇;取得鉴定成果5项、专利5项。三是学报质量不断提高。《滨州学院学报》在注重整体编审质量的基础上,进行扩版,突出特色栏目建设,影响力逐步提高,荣获“全国高校优秀编辑质量奖”,“孙子研究”栏目获“名栏”称号。四是学术氛围日益浓厚。承办了“首届海峡两岸孙子文化研讨会”和“李大钊思想与统一战线理论”学术研讨会,在《东岳论丛》开辟了“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专栏”,举办“学术方法系列报告”和“国学”、“孙子兵学”系列讲座,组织校内学术报告91场,外请专家报告20场,累计参加师生14000余人次。五是服务地方工作扎实推进。推进“服务滨州行动计划”,签约干部培训项目2个、校企合作项目8个,公布第三批服务滨州行动计划项目18项。与开发区联合举办了事业单位、企业领导培训班;首次独立承担市级大型文化产业规划项目《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滨州部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10-2020)》;完成了《滨州经济开发区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沾化下洼镇旅游规划》的编制工作。与有关高校联合成立了“全国沿海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联盟”,“山东省10万成长型中小企业管理者中期培训基地”落户我校。加强项目管理,注重项目研发,提高产业化能力;大力扶植典型,保证资金匹配,优先扶持6个优势研发团队,评选优秀结项项目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
Copyright 2017-2027 滨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滨州市黄河五路391号 邮编:256600 电话:0543-3191701 鲁ICP备07012503号-2 |